2022-2023高一学生双语报W广东专版答案,目前学生双语报答案网已经整理了2022-2023高一学生双语报W广东专版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学生双语报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14.(8分)为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某探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角度传感器与可转动“T”形螺杆相连,“T”形螺杆上套有螺母,螺母上固定有一个力传感器,力传感器套在左右两角度传感器个固定的套杆(图中未画出)上,弹簧的一端挂在力传感器下端的挂钩上,另一端与铁架台底座的固定点相连。当角度传感器顶端转盘带动“T”形螺杆转动时,力传感器会随着“T”形螺杆旋转而上下平移,弹簧长度也随之发生变化。T形螺杆(1)已知“T”形螺杆的螺纹间距d=4.0×10-3m,当其旋转300°时,力传感器在竖直力传感器方向移动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弹簧(2)该探究小组的操作步骤如下:①旋转螺杆使初状态时弹簧长度大于原长;下端固定点②记录初状态时力传感器的示数F。以及角度传感器的示数。:甲③旋转“T”形螺杆使弹簧长度增加,待稳定后,记录力传感器的示数F1,角度传感器的示数01;它们的增加值分别为△F1=F,一F。、△01=01一0o;④多次旋转“T”形螺杆,重复步骤③的操作,在表格中记录多组△F、△9值。序号△F(单位:N)△9(单位:)10.121499.720.247999.930.3731500.540.4982000.250.6232500.660.7473000.3图乙中已描出5个点,请将剩余点在图中描出并连线。+△FN1.00.90.80.70.6●0.50.40.30.20.1010203040△8/100°)乙⑤若图乙中的直线斜率为a,则用d、a写出弹簧的劲度系数的表达式为k=【答案】(1)3.3×10-3(2分)360°a(2)见解析图(3分)(3分)d【解析】(1)当“T”形螺杆旋转360°时,力传感器在竖直方向上移动d=4.0×10-3m,则当其旋转300°时,力传感300°×4.0×10-3器在竖直方向移动的距离为x=360m≈3.3X10-3m.(2)描,点作图如图所示。+△FN1.00.90.80.70.60.50.40.30.20.110203040△8100°)设角度增加△9时,弹簧长度伸长量为△,则△z,根据朔克定律得△P=kAx,整理得Ark36049,结合图像360°a的斜率为a,解得=d
9.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摩擦力的变化情况。实验台上固定一个力传感器,力传感器通过轻绳拉住物块,物块放置在粗糙的长木板上。现水平向左拉木板,力传感器的示数F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F/N4.0物块力传感器3.02.0长木板1.05 t/s甲A.实验中必须让木板保持匀速运动B.02.5s内物块受静摩擦力作用,2.5~4.0s内物块受滑动摩擦力作用C.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之比为7:6D.只用图乙中数据可得出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答案】BC【解析】为了研究摩擦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物块要一直处于静止状态,则向左的摩擦力一直与物块右侧轻绳的拉力平衡,图乙是物块右侧轻绳的拉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故图乙也可以反映摩擦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由图乙可知物块右侧轻绳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不变,故物块在0一2.5s内受静摩擦力作用,2.5~4.0s内受滑动摩擦力作用,不需要让木板保持匀速运动,A错误,B正确;由图乙可知,最大静摩擦力为3.5N,滑动摩擦力为3.0N,故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之比为7:6,C正确;根据平衡条件得F:=uFN,FN=mg,由于不知道物块的重力,故无法求出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