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生双语报

2022-2023小学学生双语报官方网站答案

作者:admin 时间:2022年10月16日 阅读:63 评论:0

2022-2023小学学生双语报官方网站答案,目前学生双语报答案网已经整理了2022-2023小学学生双语报官方网站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学生双语报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2022-2023小学学生双语报官方网站答案

image.png@!testimage.png@!testimage.png@!test

【答案】B【解析】“山林”为“依阻”的宾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D两项;“以思信”为“抚”的后置状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C项。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学士,旧时泛指有学问的人;六朝以后为掌管编纂撰述的官员。文中“学士”指后者。B.己已,干支纪日法,如苏轼《石钟山记》中“元丰七年六月丁丑”。【答案】D【解析】D项,“与《苏武传》中‘单于募降者赦罪’的‘罪’相同”错误,“单于募降者赦罪”的“罪”意为名词“罪行”。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太宗善于纳谏。他遴选才学之士;临朝听政之暇,常在内殿与虞世南等人讨论古人之言、过往之事,或是商量政务,有时直到夜半才结束。B.唐太宗见识超人。窦轨诬称獠人反叛,请求征讨。唐太宗认为獠人只是偷窃,地方官员倘能施以恩德信义,他们自然归服,最终不许出兵。C.唐太宗重视人才。封德彝久未举荐贤能,理由是没有奇才,唐太宗告诫他,用人应当取其所长,自己无知人之明,不能说国内没有贤才。D.唐太宗处事周全。长孙顺德受贿事发,唐太宗反而赐予他绢帛,目的是以此羞辱他,令其反躬自省;如果顺德不知羞耻,则是禽兽,杀掉他也是无益。【答案】B【解析】B项,“窦轨诬称獠人反叛”错误。从原文“益州大都督窦轨奏称獠反”中看不出窦轨是有意诬告陷害;至于唐太宗认为獠人只是“鼠窃”,州郡长官应当“抚以恩信”,而不应轻易动用武力,这正是唐太宗见识超过常人之处,从这里也得不出窦轨的上奏是诬陷獠人的结论。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朕以诚信御下,不欲虚有存恤之名而无其实。(4分)【答案】我凭借诚信统治万民,不愿徒有慰问救济之名而无恩惠之实。(2)每思治道,或深夜方寝。公辈亦当恪勤职业,副朕此意。(4分)【答案】(我)常常思考治国之道,有时直到夜深才睡。你们这些大臣也应格尽职守,与我的心意相符。20.唐太宗作为一代圣君,从弓矢事件中获得了什么启示?他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请简要说明。(3分)【答案】第一问:天下事务繁多,自己不能全部知晓,应虚心求教。第二问:①命令五品以上的京官在中书内省轮番值宿:②多次召见值宿官员,询问民间疾苦、政事得失。【参考译文】唐太宗在弘文殿聚集经、史、子、集各类书籍共二十多万卷,在殿旁设置弘文馆,精心挑选天下闻名的博学之士虞世南、褚亮、欧阳询等人,命他们以原官身份兼任学士,隔日到宫中值宿,(唐太宗)临朝听政之暇,(将他们)召入内殿,讨论前人之言、以往之事,商讨政务,有时直至夜半才散。甲申,民部尚书裴矩上奏:“遭受突厥侵凌的唐太宗在弘文殿聚集经、史、子、朵谷类书精共一干多力卷,任发方汉且“人后”骨一心丝人「”石可士虞世南、褚亮、欧阳询等人,命他们以原官身份兼任学士,隔日到宫中值宿,(唐太宗)临朝听政之暇,(将他们)》召入内殿,讨论前人之言、以往之事,商讨政务,有时直至夜半才散。甲申,民部尚书裴矩上奏:“道受突厥侵凌的百姓,请(朝廷)赐予每户一匹绢帛。”唐太宗说:“我凭借诚信统治万民,不愿徒有慰问救济之名而无恩惠之实。各家户口有大有小,怎能同样赏赐呢!”于是根据人口确定赐予标准。十二月,己已日,益州大都督窦轨上奏称獠人谋反,请求发兵征讨他们。唐太宗说:“獠人倚仗山林之险,不时外出偷窃,这是他们的习俗;州郡长官如能用思德信义安抚(獠人),(他们)自然相率归服,岂能轻易动用武力,掠夺侵犯他们,视他们为禽兽,(这)难道是为民父母的本意吗!”(唐太宗)最终没有答应。唐太宗对裴寂说:“近来很多人上书进言,议论政事,我(将奏章)都贴在房屋墙壁上,可以进出观看。(我)常常思考治国之道,有时直到夜深才睡。你们这些大臣也应恪尽职守,与我的心意相符。”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贤能,(封德彝)很久没有推举。唐太宗诘问何故,(封德彝)回答说:“并非(我)不尽心尽力,只是如今没有奇才罢了!”唐太宗说:“君子用人如同用物,重在各取每人的长处,古代治国安定的君主,难道是向其他朝代借用人才吗?你正应忧虑自己不能了解(贤才),怎能抹杀一国之内的贤才呢!”壬申日,唐太宗对太子少师萧璃说:“我少时喜好弓箭,得到十几张良弓,自认为没有超过(它们)的了,近来(把它们)给制弓的人看,(他们)竟然说‘都不是优质的木材’。我问这样说的缘故,制弓者说:‘木心不直,那么脉理就会弯曲,弓力虽然强劲,但射出的箭不是笔直向前。’我这才醒悟从前辨析不精。我凭弓箭平定天下,对弓箭的认识尚且不足,何况天下事务繁多,哪能全部知晓呢!”于是命令五品以上的京官在中书内省轮番值宿,多次召见(值宿官员),询问民间疾苦、政事得失。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接受别人赠送的绢帛,事情败露,唐太宗说:“长孙顺德如果能对国家有益,我与他共享府库的资财,何必贪财到如此地步呢!”唐太宗仍然爱惜他有功,没有治他的罪,只在朝堂上赏给他几十匹绢帛。大理少卿胡演说:“长孙顺德违反法律,接受贿赂,罪不可赦,为何还赐给他绢帛?”唐太宗说:“他有人性,受到赐绢的悔辱,比受刑还重:如果不知愧耻,(不过)是个禽兽罢了,杀他又有什

image.png@!testimage.png@!testimage.png@!test

【答案】A【解析】“投箸被甲”是连续的动作,都是柳仲礼的行为,二者不能断开,排除B、C两项;“斩首数百级”为动宾结构,如与“沉淮水”连在一起就使句子前后粘连,因此两者之间要断开,而“沉淮水”修饰“死者”句意更完整,排除D项。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散骑常侍,古代官名,多以士人任职,侍奉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皇帝顾问。B.丁已,文中为纪年,与《兰亭集序》中“永和九年,岁在癸丑”中的“癸丑”相同。C.从弟,古代一般指共曾祖父而不共父亲又年幼于己者的同辈男性,相当于现在的堂弟。D,亲戚,指亲属,包括母系亲属和父系亲属,也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成员。【答案】B【解析】B项,“文中为纪年”错误,“丁已”在文中为纪日,“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的“癸丑”为纪年。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韦粲心系战事。面对刘孝仪以报告不明相推脱的情况,韦粲发怒,扔杯在地,严词指斥了他的行为,后立即骑马奔出,部署军队。B.韦粲胸怀大局。裴之高羞于位居柳仲礼之下,韦粲亲自前去责备裴之高,迫使裴之高放弃前仇,决定同心协力,共赴国难。C.韦粲临危不乱。在没有修好防御工事就遭到侯景突然进攻的情况下,韦粲先派郑逸迎击,又令刘叔胤带着乘船的部队从后面截击。D.韦粲视死如归。在侯景乘胜攻进韦粲军营时,韦粲的下属都拉他躲避贼兵,他却一动不动,并大声命令子弟奋力战斗,最终战死。【答案】B【解析】B项,“迫使裴之高放弃前仇”错误。裴之高与柳仲礼以前并无仇怨,他只是认为自己的资历比柳仲礼深,所以不同意让柳仲礼担任大都督。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还,至庐陵,闻侯景乱,粲简阅部下,得精兵五千,倍道赴援。(4分)【答案】(韦桑)返京走到庐陵,听说侯景叛乱,就检阅部下,从中挑选出五千精兵,日夜兼程奔赴京城救援。(2)裴之高自以年位,耻居其下,议累日不决。(4分)》【答案】裴之高认为自己年长位尊,羞于位居柳仲礼之下,议论多天,不能作出决定。口通-和7日,红小P白T个广,人9入,北T下4大。5.在商讨大都督人选时,韦粲提议推举柳仲礼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3分)【答案】①柳仲礼长期守卫边疆,侯景早就畏惧他;②柳仲礼兵强马壮,没有人能超过他;③要优先考虑国家的命运,不能计较官位和年龄。【参考译文】戊戌日,侯景在寿阳反叛。朝廷征调衡州刺史韦粲担任散骑常待,派长沙都督欧阳颜监督州郡事宜。(韦粲)返京走到庐陵,听说侯景叛乱,就检阅部下,从中挑选出五千精兵,日夜兼程奔赴京城救援。到了豫章,听说侯景已经出了横江,韦粲立即到内史刘孝仪那里一起商量对策,刘孝仪说:“如果真的这样,应当另有敕命。怎么可以轻信一个使者的话,(就)惊恐妄动!或许情况不是这样。”当时刘孝仪正摆酒席招待韦粲,韦粲发怒,把杯子扔在地上说:“逆贼已渡江,马上就进逼都城,水路陆路都被切断,哪里还会有回报的使者!假使没有救令下达,难道自己就能安心吗!我现在哪有心思喝酒!”说完立即骑马奔出,率领军队准备出发。韦粲提议推举柳仲礼担任大都督,通报下属各军;裴之高认为自己年长位尊,羞于位居柳仲礼之下,议论多天,不能作出决定。韦桑激愤地对众将领说:“如今我们同赴国难,目的就是消灭逆贼。我提议推举柳司州,是因为他长期守卫边疆,侯景早就畏惧他;而且柳司州兵强马壮,没有人能超过他。如果要论官位,他在我之下,要说年龄,他也比我年轻,只是因为考虑到国家的命运,不能再议论这些了。现在的形势,重要的是将领之间的和睦,如果人心不齐,国家大事就完了。裴公是朝廷有声望的老臣,怎么可以出于私心,破坏救援大计呢!请允许我来为诸位解决这个问题。”于是韦粲乘坐一条小船到裴之高的军营,严厉责备裴之高说:“如今皇上、太子情势危急,狡猾的逆贼侯景罪恶滔天,我们这些臣子应当同心协力,哪能在内部产生矛盾呢!”裴之高低下头哭泣着向他道歉,于是推举柳仲礼做大都督。春季,正月初一,柳仲礼将新亭的军营迁往大析。正遇上有大雾,韦粲的军队在路上迷失了方向,等他们到达青塘的时候,已经过了半夜,军营外围扎下的栅栏还没来得及合拢,侯景就已经望见他们了,他迅速率领精锐部队攻打韦粲。韦粲派遣军主郑逸进行迎击,又命令刘叔胤带着乘船的部队从后面截击。刘叔胤心里害怕不敢前进,郑逸于是失败。侯景乘胜攻进韦粲的军营,韦粲身边的下属都拉韦粲躲避贼兵,韦粲一动不动,大声命令子弟奋力战斗,最后他与儿子韦尼以及三个弟弟韦助、韦警、韦构,还有堂弟韦昂一起战死了,同时死去的亲属共有几百人。(战斗开始时,)柳仲礼正在吃饭,他(立刻)扔下筷子,穿上盔甲,与他的一百来名下属骑马赶去救援,在青塘和侯景展开激战,将侯景的部队打败,斩敌人数百首级,敌人淹死在淮河的有一千多人。从此,侯景不敢再渡河到南岸了。

2

本文地址: http://www.ncneedu.cn/post/7385.html

文章来源:admin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站点信息集合
  • # 站点信息
  • 文章总数:26618
  • 页面总数:1
  • 分类总数:6
  • 标签总数:0
  • 评论总数:17
  • 浏览总数:2216239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鲁ICP备202100014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