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棉铃虫是严重危害棉花的一种害虫。科研工作者发现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毒蛋白基因B和大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D,均可导致棉铃虫死亡。现将B和D基因同时导入棉花的一条染色体上获得抗虫棉。棉花的短果枝由基因A控制,研究者获得了多个基因型为AaBD的短果枝抗虫棉植株,AaBD植株自交得到F,(不考虑减数分裂时的互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F,表型比例为9:3:3:1,则果枝基因和抗虫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若F,中短果枝抗虫:长果枝不抗虫=3:1,则D基因与A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C,若F,中短果枝抗虫:短果枝不抗虫:长果枝抗虫=2:1:1,则基因型为ABD的短果枝抗虫棉植株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A和aBDD.若F,中长果枝不抗虫植株比例为1/16,则基因型为AaBD的短果枝抗虫棉植株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AB、AD、aB、aD【答案】D【解析】如果短果枝基因A和抗虫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基因型为ABD的短果枝抗虫棉植株自交,子代中短果枝(A):长果枝(a)=3:1,抗虫(BD):不抗虫=3:1,因此F:表型及比例为短果枝抗虫:长果枝抗虫:短果枝不抗虫:长果枝不抗虫=9:3:3:1;如果D基因与A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则基因型为AaBD的短果枝抗虫棉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ABD:a=1:1,其自交所得F1中短果枝抗虫:长果枝不抗虫=3:1;如果D基因与a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则基因型为AaBD的短果枝抗虫棉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aBD:A=1:l,其自交所得F1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D:AA:aaBBDD=2:1:1,表型及比例为短果枝抗虫:短果枝不抗虫:长果枝抗虫=2:1:1;若F1中长果枝不抗虫植株(aa)比例为1/16,则短果枝基因A和抗虫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基因型为ABD的短果枝抗虫棉植株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ABD、a、aBD、A.
【写作指导】材料由对称性的内容构成,我们可以从两代人不同的处境、具体的困惑进行分析。从两代人的不同处境可以看出,时代不同,每一代人要解决的问题与追求的梦想也就不同。这种不同,在于时代对人的影响不同,人对时代影响的回应方式也不同,但是他们也有共同点。两代人的困惑:“前浪”与“后浪”不能相互理解,本质是彼此围于自身的时代,缺乏换位思考,未曾发现彼此的共同点。本题的写作任务明确,但如何入手存在难度。引发的思考:对两代人彼此困惑的理解;不同的时代,追求的本质并未改变。“为他们解‘惑”:发现不同时代中彼此的共同点一传统精神的赓续。参考立意:①面对“代沟”,两代人应换位思考,相互理解,相互尊重;②两代人可以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求同存异,扬长避短,互勉进步。
以上就是英语周报答案初二下册2023,更多英语周报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本文地址: http://www.ncneedu.cn/post/26492.html
文章来源:admin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4-05admin
2023-04-05admin
2023-04-05admin
2023-04-05admin
2023-04-05admin
2023-04-05admin
2023-02-24admin
2023-02-24admin
2023-02-24admin
2023-02-24admin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