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生双语报联系答案,目前学生双语报答案网已经整理了2022-2023学生双语报联系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学生双语报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9.B考查抗战时期的民主政治。1931年的《选举细则》对阶级成分和政治成分进行限制,“不剥削他人劳动的人民”才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体现了当时中国社会阶级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1937年,随着日本侵华的深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选举内容的变化适应了民族战争发展的需要,因而1937年的《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废除了阶级成分的限制,剥夺了“卖国者”的政治权利,故B项正确。民主选举与土地革命无关,故排除A项;国民革命的时间是1924~1927年,故排除C项;选举的范围不仅包括工农,所以不是壮大工农专政的力量,故排除D项。
1.(15分)(1)4s24p3(1分)(2)S>P>As(2分)(3)NH3(1分)NH3分子间存在氢键(1分)(4)sp3(1分)<(1分)》(5)离子键、共价键(2分)正四面体(1分)>(2分)HAsO3(1分)(6)砷的原子半径大,碑原子间形成的σ键较长,pp轨道间肩并肩重叠程度很小或几乎不能重叠,难以形成π键(2分)【解析】(2)同周期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增大,电负性增大,同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增大,电负性减小,所以电负性大小为S>P>As。(3)NH3沸点最高,因为NH3分子间形成氢键。(4)由As4O6的分子结构可知As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由于As4O6中As显十3价,O显一2价,说明As比O更容易失去电子,故第一电离能: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