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54N(2)2kg(3)0.3【思路点拨】动能定理求速度牛顿第二定律求支持力牛顿第三定律求压力动量守恒、机械能恰好追不上找速度关系守恒求速度求出质量【解析】本题考查动量守恒定律的综合应用。(1)小滑块P2从B到C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1分)h=r(1-cos53°)=0.8m(1分)没小滑块P2滑到C处时受到的支持力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2g=m2(1分)解得F=1.8m2g=54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小滑块P2经过C处时传惑器的示数为54(1分)(2)P2与木板发生弹性碰撞,假设碰后小滑块P2的速度为n2,木板的速度为n1,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mvc =m2 2+Mu(1分6m,vc=0, 2+5 Mu1(1分)代入数据解得n2=2m/s,n1=6m/s(2分)之后,木板和小滑块P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假设小滑块P最终和木板之间相对静止时两者的共同速度为vs,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u, =(m, +M)tMt1=(m1+M)U共(1分由小滑块P2恰好追不上木板,可知”共=t(1分联立解得m1=2kg(1分(3)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1M2=1(m+M)n+m1g(2分解得=0.3(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题材类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通过对秋景的描写,抒发了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核心橐养】选取西晋诗人左思的诗歌,要求考生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和使用的艺术手法,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审美鉴賞能力。15.D【关键能力】本题考查鉴賞诗歌思想内容、情感的能力。【迭项分析】“第五到八句描写了诗人夜晚所见”错误,阅读诗歌可以发现,第五、六句描写了诗人夜晚所见,而七,八句意为打开窗户面对前庭,清晨看见一只鸣叫的大雁展翅飞过,描写的是诗人清晨看到的景象。16.【参考答案】①借景抒情。诗的开头通过描写秋风以及物候变化,抒发了感伤之情。②运用叠词。“冽冽”“皦皦”“嗷嗷”等叠词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性。③化用诗句。“白露为朝霜”化用《诗经》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一句。④直抒胸臆。诗人用“高志局四海”四句回顾自己的一生,抒发了理想破灭、壮志未酬的无限感慨。(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关键能力】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题题眼本题的题眼是“艺术手法”,根据这一关键信息可知,应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方作答。【诗歌鉴赏】本诗借秋咏怀,诗人被秋风霜露勾起壮志未酬而老之将至的感慨,抒写了自己暮年的凄凉,表达了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描写了秋天萧瑟冷寂的景色,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柔条且夕劲,绿叶日夜黄”插写了物候的变化,树条一夕之间变得强韧,绿叶在一夜之中变得枯黄,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时光易逝,青春易老。面对这样的荣枯之变,诗人顿生感慨,愁思满怀,以至于整夜难眠。“明月”四句描写诗人整夜不眠所见到的景象。明月初出,皎洁明亮,诗人忧思郁结,枯坐整晚,清晨开门,望见了晨雁高飞。“高志”四句诗人直抒胸臆。诗人曾经抱有比四海还要远大的志向,然而残酷的现实却使得他壮志难酬,表现出诗人理想破灭的无奈与悲哀。“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青壮年的时候为了理想奔波不已,却一事无成,到垂垂老矣空有无限感慨。诗人回首一生沉浮,诗末的郁愤感慨之情与开篇的悲秋之意相融合,使得全诗的感情更为沉重白话诗歌秋风是多么濱冽,那白色的露水已经凝成早上的霜,树上的校条一夕之间变得强韧,嫩绿的叶子随着时同的流逝而变得枯黄。一轮明月出现在高崖边,月色皎洁像是流消的餵光。打开窗户面对前庭,清晨看見一只鸣叫的大雁展翅飞过。有高远的志向应该纵横四海,而不是孤独地固守空空的厅堂。身强力壮的时光不会永远停留,每到岁末常常感慨忧伤。
以上就是2022英语周报高二外研版第十七期答案,更多英语周报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本文地址: http://www.ncneedu.cn/post/8979.html
文章来源:admin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4-05admin
2023-04-05admin
2023-04-05admin
2023-04-05admin
2023-04-05admin
2023-04-05admin
2023-02-24admin
2023-02-24admin
2023-02-24admin
2023-02-24admin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