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3-2024学年度高二金太阳第一学期期末检测(24-314B)语文答案,目前双语学习报答案网已经汇总了贵州省黔东南州2023-2024学年度高二金太阳第一学期期末检测(24-314B)语文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贫,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节选自苏辙《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3分)尝九月九日A出B宅边菊丛中回坐D忽值弘送酒E至E即便就G酌回醉而归。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追悟毛子捧檄之怀”的“追”与《归去来兮辞》中“知来者之可追”的“追”字意思不同。B.“每酒适”的“适”与《孔雀东南飞》中“始适还家门”的“适”字意思不同。C.“今将集而并录之”的“录”与《兰亭集序》中“录其所述”的“录”字意思相同。D.“每以家贫”的“以”与《苏武传》中“前以降及物故”的“以”字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材料一的两个典故“远惟田生致亲之议,追悟毛子捧檄之怀”可以看出,陶渊明辞官的原因。B.从材料二中的喝酒、赏菊、抚琴等生活场景中可以看出陶渊明在辞官之后过着十分惬意的生活。C.从材料三可知,苏轼把追和陶渊明的诗结成集,不仅是喜好他的诗,更是因为有感于他的为人。D.以上三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记述了陶渊明的相关事件,但是共同表达出对陶渊明的赞美之情。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灌哇鬻蔬,为供鱼菽之祭;织絢纬萧,以充粮粒之费。(2)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14.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括陶渊明的为人。(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5~16题。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阕前三句点明了离别的时间、地点以及环境特点,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渲染了凄凉的氛围。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了情人泪眼朦胧,相顾无言,难分难舍的场面。高二语文试题第6页(共8页)
2023-09-15 17:44:53
2023-10-05 00:27:25
2023-09-15 18:55:15
2023-09-15 17:36:52
2023-10-01 00:5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