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
炎德·英才大联考 2024年春季高一年级入学暨寒假作业检测联考语文答案,目前双语学习报答案网已经汇总了炎德·英才大联考 2024年春季高一年级入学暨寒假作业检测联考语文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似寻常的植物入手,其蕴含也是如此丰富。我走过一些麦地、一些瓜田、一些果园,灌溉这片绿洲的渠水在白杨树阴凉下哗哗流淌,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西域的植物经过敦煌东来中国。中国的植物也借由丝绸之路,经过敦煌去了世界。美国人劳费尔著的《伊朗中国编》就说道,中国的桃和杏就是借由这个通道传到了外国。劳费尔说:“尽管出产野杏树的地带从突厥斯坦一直延伸到逊加里亚,蒙古东南部和喜马拉雅山,但中国人从古代起就最先种植这种果树,这却是一件历史事实。”晚上,在酒店吃着醒酒的瓜,又想起这些汁液甘甜的果实的来历,想起它们对不同自然条件与文化惯的适应,想起因此而起的品种改良与增加。更想起它们的流布,敦煌都是一个绕不开的中转站,是一个国际性的文明集散地、文化中转站。这里发生的故事,不止有不同族群间的流血冲突,不只是不同文化在生存竞争中一较高下,还有交往、交流、交融。交融是最终的结果。第一个敦煌之夜,我把一些涌入脑海的零碎想法记在纸上。马可·波罗曾经写下他在中国见到的造纸方法:“取下某一种树的皮,其实就是桑树,叶子是喂蚕用的。这种树非常多,到处都是,所取下来的是树里面的木质与外面厚皮之间的白色薄皮,把这薄皮制成很像纸张的东西,但却是黑色的。纸张造好了时,便裁成大小不同的块。”马可·波罗记载的纸,不是普通的纸,而是用于制造纸币的纸。其实在更早的唐代,敦煌这个地方就开始造纸了。敦煌文书里就有多则涉及到造纸匠人的记载。特别是从唐末到宋初的归义军统治时期,敦煌地区大部分时候与内地隔绝,但此地因为佛教的昌盛而对纸张有大量的需求。归义军时期,敦煌有很多造纸作坊,由以经商才能闻名于世的栗特人开办经营。如此看来,栗特人不仅全民族投入古丝绸之路的商贸流通,也在从事着节节转递先进技术的工作。1907年,斯坦因就在敦煌地区的汉长城遗址中发掘出了汉代的纸一八封干干净净用古窣利文字体写在纸上的书函。他把这些纸带回欧洲请相关专家进行了研究,证明了这些书函的材料是现在所知道的最古的纸。造纸术在敦煌繁盛的时期,纺织业也在这一地区得到发展。除了传统中国麻的纺织、丝的纺织,更有意味的是棉纺织业在敦煌的出现与发展。短暂的两天多时间,我要离开敦煌了。下午四,点,飞机起飞。这一回,我只看着那片绿洲,那些蓬勃生长的树;那些围绕着村庄的田畴,水渠和道路将田野擘划出规则的图案。飞机向东飞去,而太阳正在沉向西方的地线,终于,地面的绿色消失了,消失在西斜的太阳放出的万道金光中。如此,敦煌在我心中已是一个绿意葱茏的具体存在。在与中原隔绝的归义军时期,为表达对故国的忠心与向化,敦煌常遣人向唐,向五代诸国,向宋进献美玉。那时用的一个关于玉的计量单位是团。公元924年,“沙州曹议金进玉三团”。932年“沙州进玉三十六团”。965年,“甘州回鹘可汗,于阗国王及瓜州皆遣使朝宋,献玉五百团”。当敦煌渐渐从视线中消失时,我依然注视着绿洲上的绿,任凭那绿意越来越模糊、越来越遥远。这时的敦煌,在我眼前幻化成一块美玉,绿意漾动,悬挂在黝黑、赤红、金黄的色块相互交织的大戈壁胸前。敦煌就是那些东来西去的植物染绿的最美的美玉一团!第4页共8页
2023-09-15 17:44:53
2023-10-05 00:27:25
2023-09-15 18:55:15
2023-10-01 00:57:09
2023-09-15 17: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