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
名校之约 2024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卷(二)2语文答案,目前双语学习报答案网已经汇总了名校之约 2024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卷(二)2语文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董晋做宣武节度使时、上表章让韩愈做了观察推官:董晋去世之后,韩愈跟随护送灵柩。B.韩愈被贬为阳山令时,因爱护百姓而受拥戴,当地百姓生了孩子大多用他的姓起名字。C.韩愈因上疏直陈宫市之弊,触怒德宗被贬为阳山令:后又因谏迎佛骨而激怒宪宗被贬潮州。D.镇州动乱时,韩愈主动请命前往招抚,与王廷凑及其士兵唇枪舌剑,最终顺利完成使命。16.把文本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谕。(2)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17.根据文本,请简要概括韩愈如何说服王廷凑归顺朝廷。(3分)(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8~19题。人日寄杜二拾遗①高适②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南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龙钟还忝④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注]①人日:农历正月初七;杜二拾遗,即杜甫。②高适,时任蜀州刺史,故称“高蜀州”,本诗是其晚年之作。③预:参预朝政。当时安史之乱未定,蜀中局势艰难。④添:辱,有愧于。18.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高适诗中“遥怜故人思故乡”一句所抒之情在杜甫《登高》一诗中也有所体现。B.柳条之生机、梅花之美丽与“不忍见”“空断肠”形成强烈反差、,乐景更添哀情。C.诗中“龙钟还忝二千石”与辛弃疾“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所表达的情感一致。D.全诗浑朴自然又充满沉郁之气,将个人遭际与家国命运相结合颇有杜甫诗风韵味。19.杜甫读此诗后,在《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中写道:“感君郁郁匡时略。”请结合诗句谈谈“郁郁”蕴含哪些情感。(6分)语文试卷一8一(共10页)
2023-09-15 17:44:53
2023-10-05 00:27:25
2023-09-15 18:55:15
2023-10-01 00:57:09
2023-09-15 17: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