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
山西省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期末)语文试题,目前双语学习报答案网已经汇总了山西省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期末)语文试题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一14题。材料一: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昔者,七十九代之君俱王天下者,何也?必国富而栗多也,夫富国多栗生于农,故先王贵之。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栗多,栗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是以先王知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栗也,故禁末作,止奇巧,而利农事。念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面五日食农夫终岁之作不足必自食也。然则民舍本事而事末作。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不生粟之国亡,栗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粟也者,民之所归也;栗也者,财之所归也;粟也者,地之所归也。栗多则天下之物尽至矣。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治国之道也。(节选自《管子·治国》,有删改)材料二: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夫本不正者末必倚,始不盛者终必衰。河间献王曰:“管子称‘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美谷者,国家所以昌炽,士女所以姣好,礼义所以行,而人心所以安也。《尚书》五福以富为始,子贡问为政,孔子曰:“富之,既富乃教之也,此治国之本也。”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晋文公见咎季,其庙傅于西墙,公曰:“孰处而西?”对曰:“君之老臣也。”公曰:“西益而宅。”对曰:“臣之忠,不如老臣之力,其墙坏而不筑。”公曰:“何不筑?”对曰:“一日不稼,百日不食。”公出而告之仆,仆顿首于轸曰:“君之明,群臣之福也。”乃令于国曰:“毋淫宫室,以妨人宅,板筑以时,无夺农功。(节选自《说苑·建本》,有删改)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今为A末作奇巧B者C一日作而五D日食E农夫终岁之后作G不足以用自食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事,指从事,这与《论语十二章》中“请事斯语矣”中的事”词义相同。B.归,指亲附,这与《论语十二章》中“天下归仁焉”中的“归”词义相同。C.本,指事物的根本,与《大学之道》中“物有本末”中的“本”词义相同。D.贵,指崇尚,这与《老子四章》中“不贵难得之货中的“贵”用法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管仲看来,治理国家要先使人民富裕,这样扌易于治理,引导百姓从事农业,不让田地荒芜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B.管仲认为,不生产粮食的国家要灭亡,生产粮食而吃光用尽的国家仅能称霸,生产粮食而又能食用不尽的国家中可以成其王业。C.管仲说君王以“天”为贵,齐桓公抬头看天,这说明他理解中的天是自然之天,未明白管仲真正要表达的是统治者应以民为天。语文试卷第6页共9页
2023-09-15 17:44:53
2023-10-05 00:27:25
2023-09-15 18:55:15
2023-10-01 00:57:09
2023-09-15 17: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