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同卷·2022-2023学年度高考分科综合测试卷 全国乙卷 语文(一)2,目前双语学习报答案网已经汇总了衡中同卷·2022-2023学年度高考分科综合测试卷 全国乙卷 语文(一)2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衡中同卷分科综合卷语文答案
2、2024衡中同卷高三一轮答案语文
3、衡中同卷2023-2024高三语文
4、2024衡中同卷语文
5、2024衡中同卷分科综合卷全国三卷
6、2024衡中同卷语文答案
7、2024衡中同卷全国三卷
8、2024衡中同卷高三二轮专题卷语文
9、2024衡中同卷语文二答案免费网站
10、2024衡中同卷高三一调
2)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甘茂,下蔡人也。西入素,数有功,至武王,以为左丞相,樗里子为右丞相。榜里子及公孙子,皆秦诸公子也,其外家韩也,致攻韩。秦武王谓甘茂日:“家人狱容车至周室者,其道子韩之宜阳。欲使甘茂伐韩,取宜阳,以信道至周室。甘茂日:“请约魏以伐韩。”令向寿辅行。甘茂既约魏,魏许,甘茂还至息壤,谓向寿日:“子归言之王,魏听巨矣,然愿王勿伐也。”向寿归以告王,王迎计茂于息境,问其故,对日:“宜阳,大县也。名为县,其实那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攻之,难。黄者置参之处郑人有与曾参同名姓者杀人人告其母日首参杀人其母织自若也,顷然一人又来告之,其母日:“吾子不杀人。”有顷,一人又来告,其母投杆下机,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其母信之也,然三人疑之,其母惧焉。今臣之贤也不若曾参,王之信臣也,又不如曾参之母之信曾参也,疑臣者非特三人也,臣恐大王投杼也。魏文侯令乐羊将而攻中山,三年而拔之,乐羊反而语功,文候示之谤书一箧。乐羊再拜稽首曰:‘此非臣之功也,主君之力也。’今臣羁旅也,樗里子、公孙子二人挟韩而议,王必信之,是王欺魏而臣受韩之怨也。”王曰:“寡人不听也。”使伐宜阳,五月而宜阳未拔。樗里子、公孙子果争之,武王召甘茂,欲罢兵。甘茂曰:“息壤在彼。”王日:“有之。”因悉起兵,使甘茂将击之,遂拔宜阳。及武王毫,昭王立,樗里子、公孙子谗之,甘茂遇罪,卒奔齐。故王非至明,其庸能毋用逸乎?(节选自《新序·杂事第二》,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昔者/曾参之处郑人/有与曾参同名/姓者杀人/人告其母曰/曾参杀人/其母织自若也。B.昔者/曾参之处郑/人有与曾参同名姓者/杀人人告/其母曰/曾参杀人/其母织自若也C.昔者/曾参之处郑/人有与曾参同名姓者杀人/人告其母曰/曾参杀人/其母织自若也。D.昔者/曾参之处郑人/有与曾参同名姓者杀人/人告其母曰/曾参杀人/其母织自若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为左丞相”与《黔之驴》“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的“以为”含义不同:B.“今王倍数险”与《过秦论》“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的“倍”字含义不同。C.“逾墙而走”与《韩非子》中的“兔走触株,折颈而死”的“走”字含义相同。D.“王之信臣也”与《过秦论》“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中的“信臣”含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武王欲出兵攻打韩国,命甘茂与向寿前往魏国结盟。甘茂完成任务后让向寿归告武王已与数结盟,但希望不要攻打韩国。B.曾参的母亲最初并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会杀人,但因为不断有人前来报信,才最终相信并惊万分地“投杼逾墙”C.甘茂认为曾参和乐羊都是比自己贤能的人,结果却被人怀疑,自己作为羁旅之臣,更要担,D.甘茂久攻宜阳不下,樗里子和公孙子对此有异议,武王虽有动摇,最终仍派甘茂继续攻打自己的命运。也算知人善任,言而有信。【2023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第6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