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三试题,目前双语学习报答案网已经汇总了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三试题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19.(14分)建国以来,我国一直以苏联为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49年12月6日,新中国党政代表团对苏联进行国事访问,这次访问主要有两项任务:一是向苏联学先进的管理经验:二是与苏联签订新的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寻求苏联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援助和支持。随后,中苏双方签订了新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等文件,这些文件的签署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带来了强大助力。一钱津《新中国经济建设70年的道路与成就》材料二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反对苏联斯大林式的教条主义,强调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邓小指出:“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精神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来制定政策。因为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事,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出来,列宁的本本上也找不出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情况,各自的经历也不同,所以要独立思考。不但经济问题如此,政治问题也如此。建设一个国家,不要把自己置于封闭状态和孤立地位。过去我们满脑袋框框,现在就突破了。”一一摘编自左凤荣《中国改革开放是对斯大林一苏联模式的否定》(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初期经济建设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析。(7分)(2)据材料二,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经济改革的突破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予以说明。(7分)高三历史第7页(共8页)
2023-09-15 17:44:53
2023-10-05 00:27:25
2023-09-15 18:55:15
2023-10-01 00:57:09
2023-09-15 17: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