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
[内蒙古大联考]内蒙古2024届高三年级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卷答案,目前双语学习报答案网已经汇总了[内蒙古大联考]内蒙古2024届高三年级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卷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良重情重义。张良年少不曾在韩国做官,韩被秦灭后,他用尽家产找寻刺客,刺杀秦王,为韩报仇。B.张良敢于劝谏。秦宫有很多奇珍异宝,刘邦想留居,张良认为此举不妥,直言规劝,刘邦最终听从他的建议。C.张良不贪功劳。张良做好战略部署,决定了千里之外战场上的胜利,封赏时却以自己没有功劳而推辞。D.张良非常知足。张良认为他自己只是凭借言辞之才成为帝王军师,却被封以重位,对此,颇感满足。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良欲往从之,行道遇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遂属焉。(5分)(2)鲰生说我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王也,故听之。(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一15题。送侯中丞①流康州刘长卿长江极目带枫林,匹马孤云不可寻。迁播②共知臣道枉,猜谗却为主恩深。辕门③画角三军思,驿路青山万里心。北阙④九重谁许屈⑤,独看湘水泪沾襟。【注】①侯中丞,即侯令仪,浙西节度使。唐上元年间“刘展之乱”,江准失守,江淮都统李恒归罪于侯令仪,令仪被流放到岭南康州。②迁播:迁徙流离,被贬流放。③辕门:古时军营的门。④北阙:朝廷的别称。⑤屈:屈原。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中,宽阔的长江、如带的枫林与友人孤独的状态形成反差,渲染出凄清的氛围。B.颈联上句写诗人离开军营,刚迈过营门,军号响起,三军将士为他送行,留恋不已。C.颈联下句情深致远,写诗人对友人的牵挂之情会随着他的流放之路,远到万里之外。D.尾联诗人借“屈原报国蒙冤被逐”之典,劝慰友人要坚持自我,不要在意他人评说。资阳高一语文试卷第8页共10页
2023-09-15 17:44:53
2023-10-05 00:27:25
2023-09-15 18:55:15
2023-10-01 00:57:09
2023-09-15 17: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