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
老教材老高考五省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一联)考试历史试题,目前双语学习报答案网已经汇总了老教材老高考五省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一联)考试历史试题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此后十余年,清政府并没有再建近代海军的尝试,这使得中国与西方列强的军事实力差距进一步扩大。虽然宣统帝时期,清政府设立了海军部,但是清政府已经苟延残喘,其统治风雨飘摇,这一努力最终也没能产生实质的效能。综上,由于清政府的腐朽,近代海军在建设上起步晚,发展慢,历程曲折,最终没能对中国海军的近代化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10分)(“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18.[示例]孙中山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认为世界潮流不断向前发展,社会和国家以及人类自身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才能不断地发展下去。孙中山的一生是思想不断进步的一生。1905年,他顺应当时社会发展趋势,明确提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指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1924年,他又把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成为国民大革命的指导思想,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3分)洪仁玕是农民阶级的代表,他结合自己的见闻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第一个方案《资政新篇》。《资政新篇》尽管没有实施,但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3分)郑观应最初的思想是服务于洋务运动的,但在不断实践中,他的思想发生了变化。郑观应后来成为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这顺应了社会的发展趋势。(3分)李大钊最初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大力宣扬“民主”“科学”,后来受到十月革命的影响,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无产阶级知识分子,推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转型。(3分)孙中山所提倡的思想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我们只有不断地改造自己的思想,使自己的思想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才能够不为时代所抛弃,为时代添砖加瓦。(2分)(“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19.[示例]信息:“福建三杰”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向西方学、救亡图存的缩影。(3分)阐述: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列强的入侵斩断了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也斩断了中国在本土文化的根基之上独立发展新文化的道路。此时,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迈向近代化成为中国近代史的中心。虽然以“福建三杰”为代表的先进中国人的理论观点不同,有的提倡“东学西渐”,如辜鸿铭,有的宣扬“西学东渐”,如严复,但是他们的活动都紧密地围绕着救亡图存而展开,这说明近代中国文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福建三杰”为中国文化、思想、观念等近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其理论观点影响持久而深远,对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同样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10分)(“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全国100所名校高考专项强化卷·历史卷四参考答案第3页(共4页)【XGK·SD】
2023-09-15 17:44:53
2023-10-05 00:27:25
2023-09-15 18:55:15
2023-10-01 00:57:09
2023-09-15 17:36:52